产品展示
北京阅兵结束,特朗普连喊了5个不,白宫断言中方需要美国
发布日期:2025-09-11 12:40:54 点击次数:185

特朗普五连“不”回应中方阅兵,高呼“中方需要美国”,背后真相令人玩味! 北京九三阅兵秀出军事肌肉,美国前任总统却急踩刹车,这场中美隔空互动暴露了怎样的战略博弈?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整个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 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成果。

这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多数武器装备是首次亮相。 参阅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包括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 99A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配备了125毫米滑膛炮,能兼容更多弹种。 2000米的穿深至少可达750毫米,威力比99式坦克更大。

其外表看起来凹凸不平,因为它加装了新一代爆炸反应装甲。 这种装甲可以说是坦克的“三级甲”。 99A坦克还能实现“逆牛顿”机动,在突然转向时,数字扭矩分配器会将巨大动力传输到外侧履带,这意味着99A主战坦克能漂移过弯。

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我军现役主战机型。 歼-20S、歼-35等明星装备首次公开亮相。 7架歼-10拉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

本次阅兵首次集中展示中方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构成了中国战略威慑力的核心。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反舰导弹方队展示了鹰击-15导弹和鹰击-19、鹰击-17、鹰击-20高超声速导弹,这些是打击海上之敌的“尖兵利器”。

无人装备在此次阅兵中显著亮相。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包括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被称为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

反无人机方队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体系建设,构成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

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首次亮相阅兵场。 这些新质力量的展示,标志着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就在中方阅兵进行的同时,华盛顿当地时间9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一场正式的记者招待会。当记者问“中方阅兵是否是对美国的挑战”时,特朗普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特朗普连说了多个“不”字。 有报道称他连说三个“不”:“不,不,不! 中国需要我们,我们关系很好,我不认为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 ”另有报道称他实际上连喊了五个“不”:“不,不,一点也不。 不,我完全不这么认为”。

特朗普还断言表示“中方需要美国”,并补充说“中方需要我们远胜于我们需要他们”。 为了转移记者对中国阅兵的关注,特朗普马上开始谈美国的“伟大”,声称如果没有美国,世界万物都会消亡。

特朗普的这种反常表态背后有几个现实原因。 对中方的贸易遏制失败后,特朗普明白如果再升级中美矛盾,两国可能发生直接对抗,而美国并没有做好跟中国打热战的准备。

五角大楼对日、韩、澳等国进行了全面施压,要求这些国家明确一旦台海有战时的角色,但这些盟友都不肯给出明确答复。 日本和澳大利亚支支吾吾,不敢给明确答复。韩国总统李在明更是表示:“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时,我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

美方各行各业已经不允许特朗普再跟中国斗下去。 美国大豆协会给特朗普发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他必须迅速处理好跟中方的关系,否则很多豆农都将破产。 由于“对等关税”,中方相关企业已增加了巴西大豆的购买量,美国的订单正拱手让给巴西。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法案近期遭受了重创。美国上诉法院最终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法案越权,不合法。 特朗普正在向最高法院申诉,如果失败,“对等关税”不但会结束,美方此前收的各国的税款也要退回。

特朗普希望中方提及美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包括美国向中方提供的支援和付出的“鲜血”。 这个要求已经得到了中方的某种回应,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最近多次在公开活动中提到“中美并肩作战”,强调中美作为同盟联手抗击法西斯的二战历史。

在中方筹备阅兵活动期间,日本政府却展开了一系列外交小动作。 日本外交系统给欧亚各国发信,明里暗里挑事,试图阻止各国派代表来中国参加阅兵。 日本政府甚至还向中国提出抗议,要求停止所谓的“侮辱裕仁天皇”。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拒绝就战争罪行道歉,并试图将历史问题转化为“技术讨论”,用“军部失控”“媒体煽动”等借口推卸责任。 对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铁证如山的罪行,日本政府选择避而不谈。

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也在加速。 美军计划在9月11日至25日的美日联合演习中,将“堤丰”陆基中导系统“暂时性”部署到日本。 “堤丰”系统是美军退出《中导条约》后研制的新型陆基中程导弹系统,能够发射“标准-6”和“战斧”巡航导弹,攻击500至2000公里范围内的各种目标。

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美军很可能重演在菲律宾的套路,先以演习为名“暂时性”部署,随后食言变为“长期部署”。 这种部署明显针对中国,对地区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

与日本和美国的紧张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积极响应。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仅亲自出席天津峰会,还将访问行程延长至四天,专程赴京参加胜利日阅兵。

印度总理莫迪也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首次踏上中国土地,时隔七年再访。中印双方讨论了恢复直航、放宽签证,以及稀土合作等关键领域。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8月29日强调:“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并开创未来。 任何真正愿意正视历史并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国家,都不会对中国的活动提出异议。 ”

中美经济实际上相互依赖。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31.6%,连续15年雄踞全球第一。 而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却从1953年的28.3%,下滑至2024年的15.9%。

中方掌握着全球70%的维生素C产能和50%的青霉素原料,美国医药企业离开中国原料就难以生产常用药品。 美国国防部80%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半导体材料镓、锗的供应链也依赖中国。

2024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在2954亿美元。 但美国进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半导体、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这样的先进产品,而中国进口美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和部分能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美国消费者付出了代价。 彼得森研究所测算,145%的关税会使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200美元。 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商品价格涨了两成。

中国企业在美国打压下反而加快了自主创新步伐。 中芯国际去年宣布量产7纳米芯片。 深圳一家做无人机的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研发出全套国产控制系统,现在全球市场份额反而从30%涨到60%。

中国科技部宣布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研发成功,算力是美国现有最强机型的30倍。中国在扫码支付、无人配送这些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前面。

美国国内面临诸多挑战。 通胀让普通人买菜都发愁,硅谷裁员潮让科技从业者焦虑。 特朗普吹嘘美国“伟大”的陈词滥调,连美国老百姓都听得耳朵长茧子。

特朗普对中方放软态度,不代表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改变。遏制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 今天特朗普对中国放软态度,只是暂时的策略调整。

友情链接: